招标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线索征集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我省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破除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或者外地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设立招标投标领域隐性壁垒线索征集平台,面向社会收集问题线索,欢迎广大市场主体积极提供线索,对于明确可查的线索,将组织开展重点核查。
投诉举报受理电话:0351-3119188
-
1. 违法设置的限制、排斥不同所有制企业或外地企业参与招投标的规定,以及虽然没有直接限制、排斥,但实质上起到变相限制、排斥效果的规定。
-
2. 违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对不同所有制投标人或外地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标准。
-
3. 设定企业股东背景、年平均承接项目数量或者金额、从业人员、纳税额、营业场所面积等规模条件;设置超过项目实际需要的企业注册资本、资产总额、净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授信额度等财务指标。
-
4. 设定明显超出招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的过高的资质资格、技术、商务条件或者业绩、奖项要求。
-
5. 将国家已经明令取消的资质资格作为投标条件、加分条件、中标条件;在国家已经明令取消资质资格的领域,将其他资质资格作为投标条件、加分条件、中标条件。
-
6. 将特定行政区域、特定行业的业绩、奖项作为投标条件、加分条件、中标条件;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或者其他机构对投标人作出的荣誉奖励和慈善公益证明等作为投标条件、中标条件。
-
7. 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供应商或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除外)。
-
8. 要求投标人在本地注册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分支机构,在本地拥有一定办公面积,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等。
-
9. 对仅需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证照、证件复印件的,要求必须提供原件;对按规定可以采用“多证合一"电子证照的,要求必须提供纸质证照。
-
10. 在开标环节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到场,不接受经授权委托的投标人代表到场改成在开标环节要求投标人代表必须到达指定现场。
-
11. 评标专家对不同所有制投标人或外地投标人打分畸高或畸低,且无法说明正当理由。
-
12. 明示或暗示评标专家对不同所有制投标人或外地投标人采取不同的评标标准、实施不客观公正评价。
-
13. 简单以注册人员、业绩数量等规模条件或者特定行政区域的业绩奖项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或者设置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或外地企业构成歧视的信用评价指标。
-
14. 其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或外地企业设置的不合理限制和壁垒。